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
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释义】
百战才使汉高祖平定了项羽,三分天下而取代秦朝。
功勋归于萧何,气数耗尽在戚夫人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诗,借咏古以讽今,通过歌颂汉高祖刘邦的丰功伟绩来颂扬其创业精神。
首句”百战方夷项”,百战方夷项,即经过许多战斗才消灭了项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过了无数的战斗,终于平定了项羽,统一了天下。”百战”和”方”都是动词,”夷项”是谓语,“项”指的是项羽。”项”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名,项羽是楚霸王,这里指代项羽。”百战”和”方”在这里都表示经历了很多的战斗。”百战才”意思是说只有经历很多的战斗才能战胜他。“项”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名,项羽是楚霸王,这里指代项羽。”百战方”则是指经过了很多的战争才消灭了他。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经过了无数的努力,最后才消灭了项羽。
次句”三章且代秦”中的”三章”是指《大风歌》中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里的“风”是比喻刘邦的强大,这里的“云”是比喻刘邦的威势,这里的“海”是指全国,这里的“归故乡”就是指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刘邦的威势强大到足以让天下人臣服,最终一统江山。
第三句”功归萧相国”中的“相国”是汉代的一种官职,主管国家大事的官员。这里的“萧相国”就是指萧何。因为萧何在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助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后人把他比作汉朝的第一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打败项羽后,平定了全国,但各地仍然有反刘邦的力量存在,因此需要一位有威望的人来镇守关中。当时关中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但他为人狡猾,不好管理,因此刘邦就想到了萧何。于是刘邦就派韩信去攻打项羽的部将英布,并让刘邦的使者来到汉中,告诉萧何:“你要好好地对待汉王的使者。”但是萧何并没有好好接待这位使者,而是把使者关押了起来,并且扣留了汉王的使者所带的财物。后来刘邦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就派人去责备萧何,但是萧何却说出了一番道理,他说:“那些财物是汉王的使者用来贿赂关中百姓的,如果我们现在不拿这些财物来贿赂他们的话,那么关中百姓就会起来反对我们,那么我们就无法镇守关中了。”于是刘邦听了萧何的这番话后,就放了汉王的使者和他的财物,并且封萧何为侯。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后,萧何被封为宰相,成为汉朝的第一大权臣。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功劳归于萧何,因为他为刘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一联”气尽戚夫人”中的“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她曾经为刘邦生下两个儿子,分别是刘肥、刘长。但是后来因为刘邦的宠妃戚氏的干预而被废黜。因为戚夫人曾经对刘邦施以酷刑,所以在后来的历史中人们就称她为“妒杀”。所以整句话意思是指:刘邦的气数耗尽在了戚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