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缡。
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
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注释】: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缡。 象辂初乘雁,指新妇乘坐的象形车。璇宫早结缡,指新妇早早地系上了丝带。
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离元应春夕,指新婿在春天的晚上成亲。帝子降秋期,指新妇秋天的时候出嫁。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 鸣瑜合清响,指新婿的佩玉与新妇的珠饰声相应。冠玉丽秾姿,指新婿的冠冕与新妇的美丽容貌相称。
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和声跻凤掖,指新娘的声音优美动听,如同凤凰般高贵。交影步鸾墀,指新娘的影子与新娘的脚步相映成趣。
赏析: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是唐代诗人苏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盛况的诗作。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祝愿的心情。
首联“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缡”,写新人乘坐装饰有雁形图案的车子,早早地被牵入华丽的皇宫。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新娘比作天上飞翔的雁,暗示她美丽如天之仙子;用“初”字表现其新颖、新鲜,又用“早”字表现出她的幸运。
颔联“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描述新人在春天的夜晚结婚,又因秋天的到来而出嫁。这里的“离元”和“帝子”分别指的是新郎和新娘。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对比,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展现了新人的美好形象。
颈联“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描述了新人的饰品和容貌。这里用“鸣瑜”来形容女子的首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用“冠玉”来比喻新娘的头饰,用“丽秾姿”来赞美新娘的美丽。
尾联“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形容新人的声音优美动听,仿佛凤凰般高贵。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新娘的声音比喻为凤凰的叫声,既突出了声音的特点,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同时,“和声”和“交影”分别指新人的声音和谐和身影交错的美丽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描绘出了新人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对他们新婚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