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译文】
广袤的土地啊,孕育着九州。山峦起伏啊,江河奔流不息。广阔无际的土地啊,划分了四面八方。
国家安定和平啊,田野有明确的分界。广阔无际的土地啊,传唱着万年的歌谣。
上有英明的功业啊,下有仁爱的天意。
【注释】
补乐歌十首:指《礼记》中的《王制》篇。《周礼·地官司徒》载:“乃立春之日,大合乐以兴百事。”郑玄注:“王者所为兴百事者,谓农事也。农事既兴,则百事皆起,故立其乐以先起之也。”此诗即应“立其乐”之意而作。
乃生:乃,发语词;生,生育,兴起。
长岑:长岭。
川有深流:川,河流。流,流动。
均四方:使四方都得到治理。
安乂:安宁,太平。
茂功:盛美的功业。
戴:尊奉,推崇。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盛世太平的诗歌。诗歌开篇就点明了“广袤的土地啊,孕育着九州”,表现了诗人对国土辽阔、物产丰富的赞美之情。接着,诗歌描绘了“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的壮美景色,展现了祖国大地的雄浑与壮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诗人又详细地描绘了“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的诗句,表达了对于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歌以“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永恒不变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