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诗句解析及注释
-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 注释:扶着车登上了陇阪(指甘肃的陇山),因为高处而停下。
- 赏析:描绘出诗人在陇阪上艰难攀登的情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山的向往。
-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 注释:远眺远方的边远之地——戎狄之邦(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返回时感到悲伤并大声呼喊。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边境地区百姓的同情和担忧。
-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 注释:情感的迁移使得有情之人可以教化,即使是草木也可以改变。
- 赏析:表达了人的情感对于事物变化的影响,即使最平凡的草木也有被改变的可能。
-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 注释:圣人和贤人都遵循礼节谦让之风,为什么不能够普及到所有的地方呢?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播和道德教育的关注,认为应当推广到更广阔的地域。
-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 注释:父子之间竟然忍受猜忌和伤害,君臣之间又敢于互相欺骗。
- 赏析: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批评了人们的自私自利行为。
-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 注释:目前的境地如同我所经历的那样,我内心感到非常的不安。
- 赏析:反映出诗人对于当前状况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译文及赏析
扶车登上陇阪,因高处停下。远望戎狄之邦,返回时心情悲伤地呼喊。
情感的迁移使得有情之人可以教化,即使是草木也有所改变。圣人和贤人都遵循礼节谦让之风,为何不能普及到所有地方?
父子之间竟忍受猜忌和伤害,君臣之间又敢于互相欺骗。当前的境地如同我所经历的,我内心感到非常不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作者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慨。诗中既有对高山和边疆地区的敬畏,也有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批评反思。整体上,展现了一种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不公不义的不满与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