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全诗共五句,每句四字,押韵平仄相间,音韵和谐。下面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

  • 归田
    陶渊明辞官后选择回归乡村的生活,此句表达了他放下官场纷扰,回到自己心中的田园生活的决心。

  •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陶君”指的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而“挂绶”则指古代官员佩带印信和绶带的习俗,意味着辞去官职。这句反映了陶渊明辞官的决定以及离开都城的不舍之情。

  • 我亦今年去
    “我亦”表明了诗人与陶渊明同为辞官之人,而“今年去”则暗示着时间上的接近或相似,两人可能在同一年辞官。

  • 商山淅岸村
    “商山”指的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淅岸村”则是陶渊明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淅岸村”代替原地名是为了表达对故居的思念。

  •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方丈室”是古代僧人修行之地,这里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桔槔园”则是利用桔槔(一种简单的灌溉工具)在春天种植园子的意象,象征着农耕生活的开始。

  •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这里的“千万人间事”指世间的种种纷扰和世事变迁;“不复言”则表示从此以后不想再参与或谈论这些俗世事务。

赏析: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系列中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官场的失望和远离。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名利看淡、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他的诗句简洁而深刻,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陶渊明展示了自己心灵上的归宿,以及与世俗生活的决裂。整首诗不仅体现了陶渊明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