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分析:

**夜雨 **

  • 水怪潜幽草:水怪(可能指水中的怪物或象征性的意象)潜伏在幽暗的草丛中,这里用来比喻某种不为人知的势力或威胁。
  • 江云拥废居:江上的云雾围绕着废弃的居所,形容环境的萧瑟和荒凉。
  • 雷惊空屋柱:雷声惊动了空荡荡的屋子,这里的“惊”字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震动或变化。
  • 电照满床书:闪电照亮了房间内的书籍,这里的“照”字描述了光线的强烈和直接。
  • 竹瓦风频裂:风吹过竹制的屋顶,使得屋顶频繁地开裂。
  • 茅檐雨渐疏:茅草覆盖的屋顶被雨水渐渐冲刷开,表现出一种逐渐变好的趋势。
  • 平生沧海意:表达了诗人一生以来对大海的向往和情感。
  • 此去怯为鱼:暗示了离开此地后,诗人害怕无法像鱼儿那样自由自在地游弋。

译文
夜晚,暴雨降临,水怪潜伏在幽暗的草丛中,江上风云变幻,笼罩着这废弃的小屋,突然的雷鸣让空旷的屋子颤动不已,闪电划破了宁静的书房,照亮了屋内的陈设。风吹过时,竹瓦发出阵阵响声,而茅檐下的雨水渐渐变得稀少。诗人长久以来对大海有着深深的向往之情,但如今离别此地,他感到有些胆怯,担心自己无法再像鱼儿那样畅游无阻。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暴雨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水怪”、“雷声”、“闪电”、“风声”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以及“空屋”、“书房”、“竹瓦”、“茅檐”等具体物象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既具画面感又充满情感氛围的场景。同时,通过对“水怪”和“雷声”等自然现象的象征性解读,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此外,诗中的“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等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哲思。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