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text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注释】
- 府主:指严司空,即严挺之(768年—843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中期宰相,曾任荆州节度使等职。
- 江陵节度使宅:指严挺之的官邸,位于江陵(今湖北荆州)。
- 王粲: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仲宣,汉末避乱居荆州,曾登楼赋诗《登楼赋》。
- 庾公:庾亮(279年-340年),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许昌)人,东晋名臣,历任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
- 月分明:形容月色明朗,分外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元稹在襄阳楼上遥望江陵节度使府邸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江陵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首句“襄阳楼下树阴成”设定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了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荷叶如钱水面平”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叶的生机与荷塘的美丽;“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则进一步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和声音;最后,“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则是期待有一天能像王粲那样登上高楼,与庾亮共同欣赏月光下的美景。整首诗既展示了襄阳楼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