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
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
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注释: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答谢白居易的诗,知道白居易任通州司马后写的这首诗。
茅檐屋舍竹篱州:茅草盖的屋顶,竹子做的墙,这就是诗人的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
虎怕偏蹄蛇两头:意思是狐狸和黄鼠狼都怕老虎,而老虎则不怕狐狸和黄鼠狼。
暗蛊:比喻暗中的小人或奸邪之物。
浮尘向日似波流:形容尘土飞扬,像波浪一样翻滚。
水弩:一种弩箭,装在水里射出去。
田仰:用短柄斧头砍地的农具。
畬刀:古代的一种刀,用于砍削木头等。
共君相见否:是否和你一起相见?
近:近来,现在。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描述了江州的自然环境,茅檐、屋舍、竹篱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而虎、蛇则是这些环境中的常客。诗人通过对这些动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生物的喜爱之情。
颔联“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进一步描绘了江州的生活场景。暗蛊是指暗中的小人或奸邪之物,它们有时会迷惑人的心性;浮尘则是指尘土飞扬,向日则是指太阳高悬天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阳光明媚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黑暗和社会腐败的不满与厌恶。
颈联“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则转向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沙含水弩指的是装有水力驱动的弩箭,这种武器在战争中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同时也给农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田仰则是一种用来砍伐树木的斧头,这种工具在农业劳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减少了对牛的依赖。这两句诗反映了江州农民的生活状况,既有战争带来的创伤,也有农耕文化的痕迹。
尾联“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与他相见,共商国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到自己的魂魄越来越飘忽不定,难以安定下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