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注释: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道士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两句“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诗人回忆过去曾在杯中渡过,而现在听说道士在鹤上相逢。这里使用了“昔年”和“今日”的对比,以及“杯中渡”和“鹤上逢”的形象描绘,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第三句“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描述了两位道士如同猛虎跟随千年鹿,双林增添了几株松树的景象。这里的“猛虎”、“千年鹿”和“双林”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象征着道教的力量和永恒。同时,“千岁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第四句“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提到了道士的眼睛(方瞳)像是新烧的药一样明亮,而脚(短脚)却像是曾经施过春耕的田地一样坚实。这一句既表现了道士的精神风貌,又揭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
末两句“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诗人想要请一位高超的画家画出道士的形象,但又因为频繁的变化而感到苦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愿望,更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的描述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