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注释】

使:派。东川江:四川的一条大河,源出四川省松潘县,经成都平原流入长江。

闷:郁闷、烦闷。汉江流不息:汉水滔滔不断。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的嶓冢山。

悠悠:漫长的样子。漫漫:无边无际的样子。竟:竟成,究竟变成什么样?何成:指“终成”之意,即最终成为什么样子。

不语:不出声,不回答。

意相问:用意在询问。

何事:什么事。

远来:从远处而来。

行:走,这里是指来到汉水之旁。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当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而汉中郡守崔旰因军乱后百姓流散,遣兵驱逐百姓入川,杜甫对此十分不满,遂作此诗以讥刺。

诗的开头四句写汉江水势浩荡奔流不止。“闷见”二字,点明诗人的心情,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诗人面对奔涌的江水,不由地产生了联想,他想到汉江的源头——嶓冢山一带,山高林密,水源丰沛,正是一片沃野,然而如今却被羌戎所占据。这不禁使诗人感到痛惜和愤慨。于是“悠悠漫漫竟何成”一句便脱口而出。这句诗既写出了汉江的汹涌澎湃,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沦丧的无限悲痛与忧虑。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江水无言无语,却仿佛在用它那悠长不绝、一往直前的姿态在向人提问:“你为何要来到这里?”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诗人不禁想起自己漂泊在外的生活,想起了故乡亲人,想起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心中自然充满了痛苦和悲凉,于是发出了“何事远来江上行”的疑问。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深沉。诗人借咏叹江水,倾吐了自己心中的苦楚和不平,表现了一种壮士多愁、英雄落魄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