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帤。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冬夜对雪有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茫茫的露水和烟雾都消失了,只有月光悠闲地照射着。”浩”意为广大无边,”露漙烟壒”指的是雾气与水汽,这里形容冬天夜晚的景色。”月”即月亮,”闲”则表示悠然自得。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松树和竹林投下了淡淡的阴影,再加上窗帘门扉疏朗透风。”篁”是指竹林,”影”指影子。”帘牖”是门窗,”疏朗透风”意味着窗户敞开,空气流通。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我一边浏览繁星闪烁,一边欣赏着轻盈的银河在夜空中缓缓流淌。”览”指观看,”星粲粲”形容星星众多且明亮,”轻河”指银河。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细微的云彩没有形成雨点,只有轻轻飘动的风拂过树枝。”纤云”意指细薄的云朵,”不成叶”说明云彩不厚重能降雨。”脉脉”形容风轻柔、柔和的样子。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在红火的炉灶旁点燃了檀香,焚烧着珍贵的玉石经卷。”丹灶”指炼丹用的铜炉,”炽”意为燃烧旺盛。”罗玉书”指用丝绸包裹或包裹着玉石制成的经书,”烧香”则是焚香敬神的行为。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我仿佛飘浮的灵魂随着神仙的车辆升腾而起。”飘飘”指飘逸轻快的样子,”魂神”指的是灵魂或精神。”骖鸾鹤舆”出自于古代神话,意指乘坐祥瑞之马鸾鸟和仙鹤的车子。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时候我还戴着簪子穿着裙子。”夙昔”指过去的日子,”簪子”是古代女子的一种饰品,”裾”是裙子。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我的簪子和裙子究竟有多少件?它们让我多次遭受挫折而如同被大鱼吞噬。”簪裾”代指服饰,”讵”为疑问词,表示不确定的程度。”吞钩鱼”是比喻,暗指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困境。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帤:如今听闻佛法的教诲,我终于领悟了世间的污秽。”馨香道”是指佛教的教义,”悟臭帤”意指通过领悟佛法,明白了世间的虚伪和污秽。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我已经觉悟,发誓不再迷惑,永远守护着那如胎儿般的清净之地。”悟觉”指觉悟,”誓不惑”表示发誓不会迷失方向。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都感到十分惬意,但不知道一年又将结束。这里的“昼”和“夜”分别指白昼和夜晚,“所适”是指适合或适宜的环境或心境,“安知”意为哪里知道。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路上行走着两三位友人,你的心中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这里的“行行”表示不断前行,“二三友”指的是同行的伙伴。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冬夜对雪时内心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首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景,第二句转入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第三四句描写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充满了哲思和诗意,展现了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与深沉并存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