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空山岑,泠泠风松林。
流云垂鳞光,悬泉扬高音。
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神功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注释】

岑:高峻。

泠(líng)泠:清冷。

流云:飘动的云彩。垂鳞:指流水,像鱼一样游动的水纹。光:光彩。

悬泉:高悬的泉水。扬音:声音悠远。

希夷:道教用语,意为“道”或“真”,指得道之人。

烧香:敬神时焚香。调琴心:弹奏琴曲以表达心中情感。

神功:神异之功。盈三千:充满三千世界。

谁能还黄金:谁还能得到金子般的财富。

【赏析】

《题周希夷山居图》(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周先生在山林中静修的情景,表达了对道家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赞美之情。

首联“寥寥空山岑,泠泠风松林。”描绘出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林景象。诗人用“寥寥”“空”“泠泠”等形容词,将空山和松林描绘得更加生动、具体。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颔联“流云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这里,诗人用“流云”、“垂鳞光”等词语,将流动的云彩和闪烁的光点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动感和美感。同时,“悬泉扬高音”也展现了山林中瀑布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颈联“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则转入对周先生的描写。这里,诗人用“希夷”二字,表明了周先生追求道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烧香调琴心”这一行为,表现了他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烧香、调琴都是修行者常用的仪式活动,在这里,它们都成为了表现周先生心境的象征。

尾联“神功盈三千,谁能还黄金。”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这里,诗人用“神功”一词,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即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而“谁能还黄金”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态度: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那些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我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和幸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周先生在山林中的修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