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散芳树,旋转光风急。
烟泛被笼香,露浓妆面湿。
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
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注释】:
①表夏十首:即《秋夕月下有怀》,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共十首。②红丝:指七夕时的乞巧用的彩线。③旋转:形容风在树上快速转动。④被笼香:指烟雾弥漫,好像把树裹住,树木的芳香散发到空中。⑤妆面湿:指露珠滴在脸上。⑥佳人不在此:佳人是天上的仙女,这里借指自己。⑦恨望阶前立:怨恨自己不能像仙女那样站在台阶上观赏美景。⑧忽厌夏景长:突然讨厌夏天的景色很长。⑨今春行已及: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了。
【赏析】:
“红丝散芳树,旋转光风急。”此二句写景,以景起兴。“红丝”指的是七夕时人们所织的彩线,“芳树”则是指那些结满了果实的大树。在这两句之中,诗人巧妙地用“红丝”和“芳树”这两个意象作为引子,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旋转光风急”则描绘了风在树叶中迅速旋转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烟泛被笼香,露浓妆面湿。”此二句进一步描写了风中的景色和气氛。“烟泛被笼香”指的是烟雾弥漫的景象,仿佛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了香气之中。而“露浓妆面湿”则描绘了露珠滴落在脸上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此二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佳人不在此”指的是那些美丽的仙女们并不在这里,她们都在天宫之中。而“恨望阶前立”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无法与他们相会而产生的遗憾和失落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
“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此二句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忽厌夏景长”意味着他突然厌倦了漫长的夏日景象。而“今春行已及”则表达了他已经度过了这个春天,现在又迎来了新的一个春天。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把握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