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
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察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的意思是:不要讨厌夏虫的叫声太多,蝉儿一定会相互干扰鸣叫的(意谓:不要讨厌那些微不足道的声音)。赏析诗句要注意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几个方面展开说明。本诗以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作结。这几句描写了百舌鸟、黄莺、云鸿、笼鸡,写出了百舌鸟渐渐不再歌唱,黄莺也变得娇小起来;而云鸿则正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而笼中的鸡也已经开始啼鸣报晓了。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使百舌、黄莺、云鸿、笼鸡的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生活情趣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百舌、黄莺、云鸿、笼鸡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感慨。

【答案】

译文:百舌鸟逐渐地不再歌唱,黄莺也变得娇小起来;云雀在夜间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声,而笼子里的公鸡也开始了报晓的啼鸣。

注释:①百舌:百舌鸟,一种鸟类,其学名为《Allelior rufa》,属百齿科。②黄莺:即黄鹂,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属鸦科。③云鸿:指大雁。④笼鸡:用笼子养的鸡。⑤适:适宜,得心应手的意思。⑥矫:改变,转变。⑦蜩螗:蝉。⑧扰:扰乱。

赏析:此诗首二句写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的情景;三、四句写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中间两句写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最后两句写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全诗表达了诗人因世道变化而感到惆怅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生活情趣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