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这首诗写诗人对洛阳诸姊的深情怀念。诗的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直抒胸臆,最后以问句作结,感情真挚而沉痛。
首句“旧国经年别”,点明思家之情的缘由:在京都洛阳与诸姊别离已整整一年了;次句“关河万里思”,紧承首句,进一步写因久别而产生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三、四两句是写景抒情,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意思是借雁翼传情,望月思娥眉,即通过书信向诸姊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雁翼”、“蛾眉”均代指所思之人。“题诗”二字,既是写情,又是写事;“望月”二字,既点题,又点时,即在中秋月圆之夜。这两句写情写景都很工巧,用典贴切自然,不露痕迹,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五、六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内心感受。“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意思是由于长期离家在外,鬓发已斑白,所以更觉得愁苦;但归心却常常萦绕于梦境之中,醒来时还久久难以忘怀。“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意思是:谁能忍受这离乱之苦呢?只好把眼泪流到南枝上。“离乱”二字,总括前面的思乡之苦。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末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应试落第以后写的。诗中所抒写的思归之情,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诗人首先点出思归的原因。他离开洛阳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关河”泛指京城长安一带,这里指的是远离家乡。“万里思”三字表明了诗人的思归心情是多么迫切。接着诗人从思归的原因引出了思归的结果。诗人说:因为长时间地离开了家乡,所以现在才更加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这种由结果而引起的原因的写法,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但诗人运用得恰到好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间四句“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具体描写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景。诗人说:我寄信给洛阳的姐姐们时,总要在信中写下思念他们的话,希望大雁能把我的思念带给她们;我望着皎洁的月亮的时候,总会想念起她们那美好的容颜。“雁翼”、“蛾眉”都是用来比喻思念的亲人的。这两个词用得很贴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使诗意更加深厚。
后四句是诗人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这四句话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概括。“白发”是自伤,也是指别人。“愁”字写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谁堪”是“能承受吗”的意思,也就是问谁能够经受住这离乱的折磨呢?这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和呼唤,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
此诗语言通俗自然,感情真切动人,意境深远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