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
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罢闻三会后,天迥晓星流。

晓角

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
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罢闻三会后,天迥晓星流。

注释:

  • 画角:一种装饰有图案的乐器,通常在古代用于号令或信号。
  • 吹残月:形容声音悠长而凄清,仿佛从月亮上吹出的。
  • 寒声发戍楼:寒冷的声音从戍楼(边关)传出,表达了边关的艰苦和孤独。
  • 立霜:形容马在严寒中站立不动,形象地描绘了士兵的忠诚和坚守。
  • 嘶马怨:马因寒冷而哀鸣,表达了士兵对战争和牺牲的不满与抱怨。
  • 攒碛:形容沙漠中积雪聚集的景象,增添了边关的荒凉和艰辛。
  • 泣兵愁:士兵因为战争和生活的艰辛而感到悲伤,反映了战争对士兵生活的影响。
  • 燕雁鸣云畔:燕雁在天空飞翔时鸣叫,描绘了边关的天空景象。
  • 胡风冷草头:胡风(胡地的风)在寒冷中吹过,使草尖变冷,描绘了边关的恶劣气候。
  • 罢闻三会后:结束了三天的军事集会后,可能意味着战事暂时结束,但也可能暗示着新的挑战即将到来。
  • 天迥:天空高远、宽广。
  • 晓星流:清晨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流动,可能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边关的自然景色和将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定的意志。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边关的寒冷、艰难和战士们的忠诚与勇敢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