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
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
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注释】
《题盛令新亭》: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春天,时诗人在扬州。
①举目:抬头眺望。
②存思:思念。
③小天台:意谓小楼或小阁。
④嘉果:美果,美味的水果。
⑤枝去:即“枝去”为动词,表示摘取。
⑥名花寄种来:意思是把美好的花朵移植过来。
⑦春物:指春天的景物。
⑧健笔:健壮的笔力。
⑨丛杯:指酒杯丛聚。
⑩此中:此处,这里。
⑪逍遥事:自在闲适的事。
⑫计日应为印绶催:意谓按日子计算,应该要被授给官职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扬州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初到扬州时对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欣赏和喜爱,后半部抒发自己在扬州官场上的生活感受。全诗以景起,以情结,结构紧密,浑然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情趣;用典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首联两句写自己初到扬州时的所见所感。“举目岂知”,意为抬起头来放眼一看,哪里知道这里竟然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新地方。“存思便是”,意为心中所思,即是眼前之景,即所谓“小天台”也。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初到扬州时的惊喜和赞叹,表现出他对这个美丽地方的喜爱和向往,也为下文的抒怀作了铺垫。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扬州期间的生活情况。“偶尝嘉果求枝去”,意谓偶尔品尝到美味的水果,便摘取树枝而去。这是诗人在扬州期间的一个小插曲,表现了他喜欢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因问名花寄种来”,则是说他曾经向当地的朋友打听过如何种植名贵花卉的方法,希望以后能够自己栽种并培育出更多的名贵花卉来。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扬州时的生活状态。“春物诱才归健笔”,意谓春天的景物吸引了诗人的才华,使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夜歌牵醉入丛杯”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饮酒作乐时的情景,他一边唱歌,一边喝酒,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在扬州期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尾联两句写诗人在扬州时的心态和想法。“此中难遇逍遥事”,意谓在这里很难遇到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的事情。“计日应为印绶催”,意谓按日子计算,应该要被授给官职了。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在扬州期间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展望,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起,以情结,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诗意;用典自然贴切,耐人寻味。通过诗人在扬州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在那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