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献王侍御》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解析这组诗歌:
- “出镇当时移越俗”
- 背景解读:方干在担任浙东王的官职期间,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以适应朝廷的需求和期待。
- 文化影响:这些改革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同时也体现了方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致君何日不尧年”
- 政治理念:这句表达了方干对于实现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希望君主能够如同古代圣明之君尧一样,拥有高尚的品质和智慧。
- 时代意义: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方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君王提供治国的智慧和策略,帮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 “到来唯饮长溪水”
- 生活写照:这里的“长溪水”可能指的是浙东当地的特产或者是水源地的特色水,方干用它来形容自己来到这个地方后的生活状态。
- 情感表达:通过这种描述,方干展现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惜。
- “归去应将一个钱”
- 经济观念:这句诗反映了方干对物质财富的看法,他认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 生活哲学:这种观念体现了方干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强调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
- “吟处美人擎笔砚”
- 艺术氛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场景,美人手持笔砚,为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环境。
- 文化价值: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文化生活,也体现了方干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和推崇。
- “行时飞鸟避旌旃”
- 生态关怀:这句话描述了鸟类在行进中为了避免受到旌旗的惊吓而选择避开的行为。
- 环境保护:这一行为反映了方干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以及他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 “四方皆是分忧寄”
- 责任担当:这句诗表达了方干认为自己作为一方之臣,有责任为国家分忧解难。
- 政治抱负:通过这种表述,方干展现了自己的忠诚和抱负,愿意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 “独有东南戴二天”
- 象征意义:这里的“东南”可能指的是方干居住的地方或者他的家乡,而“戴二天”则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 个性彰显:这句话反映了方干的个性和志向,他渴望在自己所处之地也能有所作为,赢得人们的尊敬。
在深入赏析这首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方干的诗歌多写羁旅之愁与闲适之意,其诗风清润小巧,独具一格。
-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其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因此理解这首诗时,也需要结合方干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 方干的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国家和政治的思考,这一点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通过对《献浙东王大夫二首》的逐句释义、注释以及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方干这位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这首诗不仅是方干对浙东王的赞美之作,也是他对自己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抒发,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