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注释: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指时钟。斯须:一刹那。达晨:到黎明。

四时:四季。吹转:吹动。任风轮:任由风轮转动。

寒灯:点着了蜡烛的灯。短烬:烧得很短的蜡烛。方烧腊:正在烧腊肉。

画角:古代军用乐器。残声:余音。已报春:已经报晓。

经岁客:一年中的客人。昨朝:昨天。

新正:新年开始的日子。定数:命数或规律。随年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少。

浮世:人生,世间。惟应:只应该。百遍新:多次更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春的期待之情。

第一句“玉漏斯须即达晨”,以玉漏为引子,暗示时间之快。玉漏是一种计时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斯须”一词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第二句“四时吹转任风轮”,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转的无常。诗人用“四时”和“风轮”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无常。

第三、四句“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则是对除夕之夜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寒灯短烬”形容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而“画角残声”则传达了诗人对新春的喜悦和期待。最后一句“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变化的感慨。从“经岁客”到“少年人”,反映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感叹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他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轨迹和命运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诗人认为只有不断追求新的自我,才能在浮世中保持活力和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