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题松江驿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注释:
- 便向中流:形容水流如江河一样,向着中流而去。
- 太阳:这里指太阳的光芒或者阳光。
- 大岸:广阔的江岸,比喻宽阔的陆地。
- 浮桑:古代神话中的三株神树,常被用来象征生命和永恒。
- 丹阙:红色的宫阙,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居所。
- 浪里青山:形容在汹涌的波浪中,有一片青翠的山峦。
- 浦溆:水边的低洼之地。
- 沧茫:辽阔无垠的样子,形容空间或视野非常广阔。
- 天意:上天的旨意或计划。
- 云霞:云彩和彩霞,常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或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句”便向中流出太阳”形象地描绘了松江江水的流动,仿佛太阳从江水中流淌出来一般。接着两句”兼疑大岸逼浮桑”,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浩荡,江岸广阔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四句”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描绘了松江岸边的道路通向皇宫,而在波涛中,又有青山矗立,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两句既体现了松江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则是诗人对于松江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在这里,诗人运用”帆势落斜”、”钟声断续”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松江江面上船只摇曳、钟声悠扬的情景。同时,”沧茫”一词的使用,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空阔辽远的感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松江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