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
万顷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
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
但有五云依鹤岭,曾无陆路向人寰。
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若弃荣名便居此,自然浮浊不相关。

【序】

叙龙瑞观,胜异之寄于尊师。

【译文】

在混元融结的天界中,致功难为。山下平湖与湖上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妙的景象。万顷湖面涵虚如镜,寒光潋滟;千寻山峰耸翠,秀颜可爱。芰荷香溢于琴棋之处,雷雨声从栋牖之间传出。只有五色祥云依傍着鹤岭,从未有陆路通向人间。夜溪漱玉常可聆听,神仙树垂珠可以攀摘。若放弃荣名而隐居于此,自然浮浊不相关。

【注释】

  1. 叙龙瑞观: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南。
  2. 混元:指天地未分时的元气。
  3. 难为:不易办到。
  4. 山下平湖:指巢湖,又名升湖、南淝河,位于安徽合肥,长75千米,宽约20千米,湖面积390平方千米。
  5. 湖上山:指大蜀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是合肥地区最高峰。
  6. 涵虚:指湖水清澈透明,能看见水下的一切景物。
  7.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光彩闪耀的样子。
  8. 孱颜:指山势蜿蜒曲折,苍翠欲滴。
  9. 芰(jì)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6-10月,果熟时黑紫色,味酸甜,果实可以吃,也可入药。
  10. 雷雨声:指雷声和雨声。
  11. 五云:五种祥云。这里指仙人所居之地。
  12. 陆路:陆地交通。
  13. 漱玉: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14. 仙树:指松树,古人认为松树是仙人修炼的地方。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作者在叙龙瑞观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居住之地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以“混元融结”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暗示着宇宙间的奥秘与神奇。接着,“山下平湖与湖上山”一句,通过对湖面平静、山峰起伏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奇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
    诗的第三句“万顷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万顷湖面比作一面镜子般清澈透明,寒光闪烁;千寻山峰则像翠绿的竹子一样挺拔俊美。这种描述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美景,又充满了诗意与画意。
    诗的第四句“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继续展开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提到了芰荷(荷叶)散发出的香气以及雷雨声从窗户传来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这种描写既富有画面感,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诗的第五句“但有五云依鹤岭,曾无陆路向人寰”以自然界中的云朵为例,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的“五云”指的是五色祥云,象征着仙人居住之地。而“鹤岭”则是指仙岭,即仙人修炼的地方。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心理。
    诗的第六句“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妙与神奇。这里提到了夜晚溪水中的潺潺流水声和仙女树上垂挂的珍珠般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些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
    诗的第七句“若弃荣名便居此,自然浮浊不相关”以人生哲理为基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里提到如果放弃世俗名利追求隐居于此,那么就可以远离喧嚣纷扰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