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
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解析】

此诗首联点出自己与李支使的关系,“岂知”二字为全诗定调。颔联写自己因经史误人而感到遗憾。颈联用典故说明自己因学有所成而功业未建,又借射鹄、求鱼的寓言故事表明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竹里”两句写自己虽想入世却苦于无门。“过庭急雨”二句写自己在仕途上的挫折与困顿。尾联写自己在隐居时的清贫生活。

【答案】

译文:

难道我读经史就真的会误了我吗?两鬓如丝已经白,许多事都休了。受业弟子多,做官的也不少,成名者大半是做了公卿。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时求鱼不登钩。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阮瑀如能问寒饿,风光当日入沧洲。

注释:①“两鬓垂丝”句:意思是说,年老已至两鬓斑白,许多事情都已作罢。②“受业”句:意思是说,学生众多,做官的人也不少,但有名望的大都当了公卿。③“前时”句:意思是说,从前射鹄时白白扔了弓箭,现在求鱼时连竿儿也没有拉上来。④“竹里”句:意思是说,竹林里的断云飘到枕上,山岩边的明月映入床头。⑤“过庭”句:意思是说,庭院中急雨落下,花瓣随之飘落;山间泉水潺潺流淌,树叶随风飘荡。⑥“缅想”句:意思是说,想到远方的信使听到鹊鸟报喜而欣喜,我私下却感到惭愧,因为我的才能还未得到发挥。⑦“窥寻”句:意思是说,看到果实成熟了,我偷偷地品尝,感到十分快乐,因为我还有能力享受这美好的东西。⑧“旧诗”句:意思是说,我旧日写的诗歌如今已不再被采用,只能留下空余的韵脚。⑨“新酝”句:意思是说,新酿的酒虽然香醇可口,但我却不能像过去那样尽情品尝。⑩“阮瑀”句:《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粲才兼于人,思革其父融风雅,每所论文,常横益一字。”曹操曾称赞王粲:“伯仲之间,各有千秋。”王粲曾向曹操献酒,曹操说:“盈樽停置,待重与卿别。”王粲说:“愿明公府上七鼎食尽乐耳!”王粲死后,曹操为他写了挽诗《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武若秋霜。”这里化用其意说自己如果还活着,也会如此。⑪“风光”句:意思是说,当年风光明媚,山水秀丽,正是隐逸的好时节。

赏析:

这首诗以自况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自己与李支使的关系,“岂知”二字为全诗定调。颔联写自己因经史误人而感到遗憾。颈联用典故说明自己虽学有所成而功业未建,又借射鹄、求鱼的寓言故事表明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竹里”两句写自己虽想入世却苦于无门。“过庭”两句写自己在仕途上的挫折与困顿。尾联写自己在隐居时的清贫生活。

诗人以自身经历抒发了对于仕进人生的无奈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