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欣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注释】:
- 梵宇:佛教寺院。三觉寺:在今安徽当涂县。
- 杏阁:指寺院的楼阁。青磴:青石台阶。
- 雕台:雕刻华丽的楼台。紫岑:紫色的山峦。
- 叶齐:树叶茂密。山路狭:山路狭窄。
- 花积:花朵堆积。野坛:野外的祭坛。
- 萝幌:用萝蔓编成的幔帐。禅影:佛祖的影像。
- 松门:寺庙的门,多以松木为材料制成。
- 妙躅:好步法。即好的步法。
- 延赏:延长欣赏。涤烦襟:清除烦闷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访当涂县城南三觉寺时所作,描绘了三觉寺的景色。首联描写三觉寺所在的地势和环境,颔联写三觉寺的景物,颈联写寺中之景,尾联表达诗人的游览感受。全诗写景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这两句写登上三觉寺,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岭和层层叠叠的树木。“杏”字点出了所在之地是杏花盛开时节,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青”“紫”两色,形容山色青翠欲滴,山头似被紫霞笼罩着,给人一种幽静神秘之感。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这是对杏花盛开时的景色进行描绘。“叶齐”表明杏树茂盛,枝叶繁茂;“山路狭”说明路窄,但风景秀丽;“花积”则写出杏花如云,覆盖了整个杏坛。这两句诗通过对杏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这两句写寺内景色。“萝幌”是指寺庙中的幔帐,它遮挡住了外面的光线,使佛影显得更加神秘;”松门”是指寺庙的大门,它由松木制成,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禅影”指佛祖的影像,“梵音”指的是佛教音乐,这些词汇都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寺庙中美景的喜爱之情。
“遽欣陪妙躅,延赏涤烦襟。”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遽欣”表示突然感到欣喜,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欣赏完寺庙美景之后,心情变得愉快起来;“妙躅”指美妙的步法,这里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步法,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步伐;“延赏”可以理解为延长欣赏,也可以理解为延长享受;“涤烦襟”可以理解为清除烦闷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为去除烦恼的困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完寺庙美景后,心情得到了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杏花盛开的季节,感受到那片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