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诗句原文

出境游山二首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译文
源水的尽头没有路,山峰的那边好像有人家。
赶羊的人首先触动了石头,兔子要奔逃时准备扔下毛巾。
山洞在黄昏时分秋泉冰冷,山崖早晨时古树新绿。
山峰斜倚着鸟儿的翅膀,石磴层层叠叠像鱼鳞一样。
化为白鹤已经千年早,元始龟灵六代春秋。
浮云如今可驾车,沧海自成尘土。

注释

  1. 源水:指流经山中的小河。
  2. 山阿(ā):山的侧面,即山坡下面。
  3. 动石:使石头震动。
  4. 走兔:逃跑的兔子。
  5. 洞晚秋泉冷:山洞里晚上秋天的水特别冷。
  6. 巖(yán):山崖、岩壁。
  7. 振翮(hé)凌霜吹:振翅高飞,凌风而行。
  8. 正月:这里指正月的月亮。
  9. 回镳(biāo):掉转马鞭。
  10. 青岑(cén):山间的青草。
  11. 化鹤:变成白鹤。
  12. 元龟:传说中的长寿龟。
  13. 浮云:飘浮在空中的云。
  14.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水域。
  15. 成尘:成为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的小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山、水、动物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