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释】百年:一生。扰扰:忙碌不安的样子。礼乐:指周代的礼乐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工具。姬旦:指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为鲁公。孔丘: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枕:枕头很高,形容安心闲适。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泊,他主张“不汲汲于荣华富贵”,认为“富贵”是“祸患之根”。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功名利禄和自由恬淡相对比,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然、宁静的情趣。

首句“百年长扰扰”,“百年”指一个人的一生;“扰扰”是说一辈子总是忙忙碌碌,不得安宁;第二句“万事悉悠悠”,“万事”指世间的一切都像水流一样的悠扬不定,没有固定的轨迹;第三句“日光随意落”,“日光”比喻人生或世事;“落”在这里作动词,意即“任意地落下”;第四句“河水任情流”,“河水”比喻人生或世事;“任情流”意为任凭世事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不变。

后三句用典言志,以“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来抒发自己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礼乐”、“诗书”,指的是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典籍。“礼乐”和“诗书”本是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一旦成为束缚人的工具,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姬旦”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弟,成王叔。他曾协助武王伐纣,又辅成王治理天下。后来因辅佐年幼的成王而被封于鲁国,故又称太公望。他辅佐周朝开国,对巩固周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孔丘”指的是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仁和礼等道德观念,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达到理想的境界。“礼乐”和“诗书”本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则,但一旦成了约束人们思想的枷锁,就会使人失去自由,陷入苦境。

最后两句“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意思是不如找个高枕头好好睡觉去,时不时地喝喝酒来解除心头的忧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淡薄,同时也反映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纷扰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