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观人皆醉,何忍独醒醒。
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绩的组诗《过酒家》中的第一首诗。这首诗以自嘲的方式开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富贵的淡泊态度。“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们的无奈。诗人以酒消愁,借酒浇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这一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严重性和人们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贫穷与别人的富贵,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第二首诗“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这一句诗揭示了诗人对饮酒生活的热爱和对酒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他独特的人生哲学。诗人在饮酒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但并非为了追求外在的享受或满足虚荣心。他深知酒只是一种媒介,真正的意义在于内心的感悟和自我成长。这种对饮酒的理解和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特体验。
第三首诗“眼看人皆醉,何忍独为醒。”这一句诗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人性的同情。诗人看到别人都在沉醉于酒色之中无法自拔,自己却要独自清醒面对,这种反差让他感到悲哀和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和社会现实的无力感。这种对人性的洞察和批判,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的结果。
第四首诗“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这一句诗描绘了酒肆中丰富的酒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酒肆中各种酒的琳琅满目和诱人的色泽。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感受。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也借此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第五首诗“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这一句诗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选择。当客人需要喝酒而自己又没有钱时,诗人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要么勉强应酬,要么婉言拒绝。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和无奈。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诗人一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这组《过酒家五首》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生活的热爱和对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些诗句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