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诗句原文:
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译文:
赵十四兄来访,我邀请他坐在舒适的竹席上,打开窗户迎接清风。然而,没有乐器陪伴,只能与他畅饮至尽兴。晚上常常阅读《周易》,不久前想要回到嵩山。世间的事情何必深究,不如食用黄精养生。嵇康非常浅显无知,张翰知道何时该离去。突然想起了鲈鱼脍,于是乘扁舟去江东了。
关键词解释:
- 客:指诗人自己或客人。
- 长簟:竹席,一种用竹子制成的家具。
- 开閤:打开窗户。
- 无弦琴:没有弦的琴,形容清静、宁静。
- 尊中:酒杯中。
- 晚来:傍晚时分。
- 常读易:《周易》又称《易经》,古代的一部占卜经典。
- 顷者:不久前。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 世事:世间之事,这里指人生琐事。
- 黄精:一种中草药,可以食用或药用,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 嵇康: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阮籍并称为“竹林七贤”。
- 张翰:三国时期魏国的文人,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场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友谊。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人的热爱,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之美的生活理念。此外,诗中的引用也显示出王昌龄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