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诗句原文: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释:
- 漭漭:广阔、宽广的意象,形容江水浩瀚无际。
- 浔阳秋:指秋季的浔阳江,以“秋”字表现时节的变换和季节感。
- 驿门:古代供传递公文的驿站之门,此处指驿站的大门。
- 黄芦:芦苇的一种,通常生长在水边。
- 水与五溪:指长江流经此地时,与周边五个小溪交汇。
- 心期:愿望或期望,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明时:指当代,强调当前的时代背景。
- 无弃才: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才,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珍视。
- 谪去:被贬谪,即因某种原因被降职或流放。
- 孤舟:孤单的小船,这里象征着诗人被流放时的孤独与艰辛。
- 鸷鸟:凶猛的鸟类,如鹰、雕等,常在寒木上筑巢。
- 佩吴钩:佩戴吴地出产的宝剑,象征勇猛和力量。
- 何当:何时能够,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 报君恩:报答君主的恩情,体现忠诚和报国的决心。
- 却系单于头:将单于(匈奴首领)的头颅作为马具系在马的脖子上,比喻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水宽阔、雨水过后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以广阔的江面、细雨中的秋天为背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忧虑与期望。通过对比“驿门”的高耸与“黄芦洲”的辽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此外,诗中“心期万里游”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抱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望。整体而言,《九江口作》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