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虿聚吴州,推贤奉圣忧。
忠诚资上策,仁勇佐前筹。
草木成鹅鹳,戈鋋复斗牛。
戎车一战后,残垒五兵收。
野静山戎险,江平水面流。
更怜羁旅客,从此罢葵丘。
【注释】:
蜂虿:比喻像蜂虿一样的小人。吴州:今安徽怀宁。推贤奉圣:推举贤才,尊崇圣明。上策:高明的计策。前筹:先事的谋划。草木:指乱石。鹅鹳、戈鋋:都是古代兵器名。斗牛:斗星与牛星。戎车:战车。残垒:破败的营垒。葵丘:地名,在今河南长垣县东,为古时齐桓公会盟诸侯之地。
译文:
聚集的小人如蜂虿一样,推举贤能,尊崇圣明。
忠诚地辅助君王,仁爱勇敢地辅佐先王谋划。
草木成鹅鹳,戈矛又如斗牛。
经过一场战争之后,残败的军营得以收复。
野外宁静山势险恶,江水平稳水面流淌。
更怜惜羁旅在外的人,从此以后不再到葵丘游玩。
赏析:
诗的前四句是说,吴州的奸邪小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推举贤能,尊崇圣明。这是诗人对当时朝政状况的一种批评。
后八句是说,这些小人作乱,百姓遭受了苦难。诗人以“草木”代指乱石,“戈矛”暗喻兵器;用“牛羊”代指百姓,“鱼鳖”,指水族。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乱石比作鹅鹳,把兵器比作斗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乱石遍地和兵器林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心。
最后两句则是说,经过一场战斗之后,残破的营垒被收拾得差不多了。这里既写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也写出了战争的胜利。
全诗通过写乱石、兵器、战乱等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君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