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
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
六国复嚣嚣,两龙斗觺觺。
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
仁义寝邦国,狙暴行终始。
一旦咸阳宫,翻为汉朝市。

这首诗出自《古风》,作者李白。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

“北使长城” - “北指北方的长城”。这里指的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用以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第二句: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 “在秦朝时建造了长城,长城之长已经无法估量。”这句表达了长城工程浩大,规模之广令人难以想象。

第三句: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 “动用了四十万军队,修建了九千公里的长城。”这句描绘了长城建设中的巨大人力物力消耗。

第四句: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 “死去的士兵如同乱麻般堆积,白骨相互支撑着倒下。”这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牺牲者的巨大数量。

第五句:

“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 - “耗尽国力还不知道醒悟,穷尽武力也不懂得止步。”这里批评了统治者的盲目扩张和不知节制的行为。

第六句:

“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 - “匈奴的烟尘还未被消灭,楚国的大军突然向东进军。”这句揭示了边疆战事的频繁和国家的不稳定。

第七句:

“六国复嚣嚣,两龙斗觺觺” - “六国再次喧嚣起来,两条龙争斗不休。”这里比喻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如同两条龙在争斗。

第八句:

“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 - “终于掌握了谶文,反璧(玉玺)却很快被埋没。”这句表达了政治斗争中的权谋与背叛,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秦朝及历史上多次战乱和权力斗争的深刻认识和批评。通过对长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巨大消耗的担忧;通过战争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通过对权谋和政治斗争的讽刺,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失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实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