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注释】
清晓:天刚亮的时候,即清晨。
高台:高处或平台,此处指登临高处。
秋风:秋季的风,这里指秋天的凉意。
今又:再次。
新节恨:新的节日带来的忧愁。
旧年哀:去年的悲怆。
挥:洒,落。
泉:指泪水。
闭:停止。
春月过:春天的月亮即将过去(即农历三月)。
私服:特服,古代丧服的一种。
示:表现。
缞(cuī):古代丧服,用麻布做成。
【赏析】
此诗写立秋时节诗人登上高高的楼台眺望秋景,但见秋风阵阵袭来,心中不免泛起层层波澜,感慨万千。首句“清晓上高台”,点明时序是初秋,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次句“秋风今日来”,点出立秋节气,秋风已经吹来了。第三句“又添新节恨”和第四句“犹抱故年哀”,则写出了诗人因季节更迭而引起的伤感。“新节”指立秋这个节气,是秋天的开始,而诗人此时却倍感凄凉,因为一年又要过去了。“犹抱故年哀”中的“故年”指过去的一年。诗人虽然还抱着旧年的悲痛,但是秋天的凉意已至,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第五句“泪岂挥能尽”,“泪”,指悲伤、愁苦之泪。“挥”,洒落,落泪。这句意为:泪水怎能流干呢?第六句“泉终闭不开”,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说:“夫水者,志也。满而不求其盈,平而不求其久,中而弗偏,和而不同。”泉水终归会干涸,不可能永远流淌下去,就像人的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刻一样。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悲伤,像泉水一样终将枯竭。“泉终闭不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悲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畏惧。第七句“更伤春月过”,春月即将过去,即农历三月,诗人在立秋时节感到格外的伤感,因为春天的离去让他更加思念亲人和朋友。第八句“私服示无缞(cuī),特服,古代丧服的一种。‘私服’指平时穿着的服装,‘示’是‘表现’的意思。这里的关键词是‘私服’和‘无缞’。诗人以特服表示没有穿丧服,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第九句‘私服’与第一句‘清晓上高台’相对应,都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第十句‘无缞’与最后一句‘泪岂挥能尽’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恐惧。整首诗通过对立秋时节景色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生死有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