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结合注释、标题等进行具体分析。“年年不见帝乡春”,是说一年又一年的春天过去了,而故乡的春天始终没有见到。“白日寻思夜梦频”,意思是白天想得很多,夜晚梦到很多。这里用“白日”和“夜梦”两个时间点来写自己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的无奈。“上酒忽闻吹此曲”,意思是忽然听到了这曲子。“坐中惆怅更何人”,意思是在座的各位听了这首曲子都感到惆怅,那么还有谁比他们更为惆怅呢?诗人通过“忽闻”、“坐中”、“更何人”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在听到这首曲子时的心情:自己因思念故乡而愁绪满腹,而听者也因为思乡之苦而心有戚戚。
【答案】
(1)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2)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译文:
每年每年我都没有见过家乡的春天,白天里总是在想着晚上会做许多关于故乡的梦。忽然间听到这首歌曲,在座的诸位听了这首曲子都感到惆怅,那么还有谁比他们更为惆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作品。开头两句写久别之后重聚,但见物是人非,触景生情。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惆怅。
首句“不相见”三字,概括地写出了“帝乡”“春”的杳无消息。“帝乡”指京城长安,长安在长安城西,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由于长期被安史叛军占据,长安城里已变得一片荒凉破败,故云。诗人用“不相见”来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次句“日思夜梦”,写日夜都在想念着家乡。“日思”,即日以继夜地思念;“夜梦”,则是在梦中也念念不忘。“白日”和“夜梦”两相对比,突出了自己思念之深和怀乡之切。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却是情意深沉,含蓄蕴藉。
第三句“上酒忽闻吹此曲”,写诗人突然听到一曲《忆秦娥》,不禁想起故乡,感慨系之。“上酒”指饮酒,“忽闻”指忽然听到。“吹”字,既写出乐曲的曲调,又写出乐曲的传唱。“此曲”,即《忆秦娥》,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兵思乡情绪的曲子。它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戍边将士们思乡的情绪和渴望胜利的心情。
第四句“坐中惆怅更何人”,写宴会上的人们听到这曲子都感到惆怅,而诗人更是觉得惆怅不已。这句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全篇的警策。诗人由听到曲子,想到自己不能回到故乡的遗憾,又想到其他的人也同样地为这曲子所感动,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写得非常平易自然,但却能感人至深,原因在于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用质朴的语言传达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