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纷初降,重城杳未开。
杂花飞烂熳,连蝶舞徘徊。
洒散千株叶,销凝九陌埃。
素华凝粉署,清气绕霜台。
明觉侵窗积,寒知度塞来。
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暗魄微茫照,严飙次第催。
稍封黄竹亚,先集紫兰摧。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
静怀琼树倚,醉忆玉山颓。
翠陌饥乌噪,苍云远雁哀。
此时方夜直,想望意悠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题目为《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密雪纷初降,重城杳未开。
- “密雪”:形容雪花密布,覆盖了整个大地。”纷初降”:指雪花开始飘落。”重城”:指城墙厚重,这里可能比喻大雪压城,使城门紧闭。”杳未开”:表示城门依然关闭,没有打开的迹象。
- 译文:”密集的雪花开始飘落,厚重的城墙依然紧闭不启。”
- 注释:诗句通过描写雪花、城墙等意象,展现了冬日的寒冷景象和人们的困顿生活。
- 杂花飞烂熳,连蝶舞徘徊。
- “杂花”:各种花色混杂在一起的花。”飞烂熳”:形容花朵盛开,烂漫无比。”连蝶舞徘徊”: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犹豫不决,徘徊不去。
- 译文:”各种花色的花朵盛开得烂漫无比,连蝴蝶也在花间翩翩起舞,犹豫不决地徘徊不去。”
- 注释:诗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洒散千株叶,销凝九陌埃。
- “千株叶”:形容树叶繁多。”九陌埃”:指道路上满是尘土。”洒散”和”销凝”:分别形容叶子散落和尘土飞扬。
- 译文:”千万片树叶在空中洒散,道路上尘土飞扬,显得朦胧不清。”
- 注释:诗句通过描写树叶和尘土,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变化。
- 素华凝粉署,清气绕霜台。
- “素华”:白色的花朵。”凝粉署”:形容花朵洁白如粉,凝结在官府之上。”清气绕霜台”:形容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仿佛环绕在寒冷的官邸之上。
- 译文:”白色的花朵凝结在官府之上,清新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官邸周围。”
- 注释:诗句通过描写花朵、官邸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以及官邸的宁静与和谐。
- 明觉侵窗积,寒知度塞来。
- “明觉”:形容窗户明亮可见。”侵窗积”:指积雪已经堆积在窗户上。”寒知度塞来”:形容寒气已经渗透到边境地区。
- 译文:”明亮的光线照亮了窗户上的积雪,寒冷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了边境之地。”
- 注释: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寒天气的感受以及对边疆地区的担忧。
- 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 “谢家”:泛指文人雅士。”争拟絮”:争相模仿柳絮飘飞的样子。”越岭误惊梅”:误以为梅花被风吹落而惊慌失措。
- 译文:”文人雅士们争相模仿柳絮飘飞的样子,却因为误将梅花当作柳絮而感到惊慌。”
- 注释:诗句以文人雅士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反应。
- 暗魄微茫照,严飙次第催。
- “暗魄”:指月亮或星星微弱的光辉。”微茫照”:形容月光或星光微弱地照耀着。”严飙次第催”:严风逐渐加强,催促着事物的进展。
- 译文:”微弱的月光或星光微弱地照耀着,严风逐渐加强,催促着事物的进展。”
- 注释:诗句通过对月光、星光、严风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 稍封黄竹亚,先集紫兰摧。
- “黄竹亚”:黄色的竹叶。”紫兰摧”:紫色的兰花凋零。”稍封”:略微覆盖、遮掩。”先集”:首先聚集、凋零。
- 译文:”黄色的竹叶略微覆盖在地面上,紫色的兰花首先凋零。”
- 注释:诗句通过对竹子和兰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关注。
-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
- “孙室”:指书房。”临书幌”:靠近书架,即书房。”梁园泛酒杯”:在宽敞的园林中畅饮美酒。
- 译文:”在书房里靠近书架,在宽敞的园林中畅饮美酒。”
- 注释:诗句以书房、园林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静怀琼树倚,醉忆玉山颓。
- “琼树”:指晶莹剔透的树木。”倚”:依靠、倚靠。”醉忆玉山颓”:醉酒时回忆起山峰崩塌的情景。
- 译文:”安静地怀想那晶莹剔透的树木,醉酒时回忆起山峰崩塌的情景。”
- 注释:诗句通过对树木和山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
- 翠陌饥乌噪,苍云远雁哀。
- “翠陌”:指绿色的小道。”饥乌”:饥饿的乌鸦。”噪”:鸣叫。”苍云远雁哀”:天空中的苍茫云雾和远方归巢的大雁都显得凄凉悲伤。
- 译文:”饥饿的乌鸦在绿色的小道上鸣叫,远处的天空中弥漫着苍茫的云雾,大雁归巢时显得有些忧郁。”
- 注释:诗句通过对乌鸦、大雁等动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
- 此时方夜直,想望意悠哉。
- “方夜直”:此刻正值班至深夜。”想望意悠哉”:思念之情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 译文:”此刻正值班至深夜,思念之情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 注释:诗句以时间(深夜)和情感(思念、悠然自得)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值班生活的感悟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李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寂静的自然环境所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现象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诗意性,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