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
畏人相问著,不拟到城南。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

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畏人相问著,不拟到城南。

注释: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是唐代诗人令狐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别离的景象:杨柳的嫩芽如同黄金般的麦穗,而梧桐树则碧绿如玉。春天来临,人们的消息却已经断绝,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诗中还描绘了一双玳瑁制成的或玳瑁斑颜色的丝线织绣而成的鞋,以及一对金装翡翠的簪子。最后,诗人表示害怕被人询问,不愿意去城南。

赏析: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别离的场景。诗人以杨柳和梧桐为背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希望和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黄金穗”与“梧桐碧玉枝”,巧妙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更是将这种别离的情绪推向高潮。鸳鸯和翡翠作为象征爱情和财富的物品,在这里却成为了别离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财富的渴望以及无法实现的无奈。同时,这也揭示了人性的矛盾——一方面追求美好的事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在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春天的到来、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等主题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既富有哲理性也具有感染力。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现实与理想的不断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