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但防虏,西征早晚休。
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楼。
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

【注释】:

塞上曲:边塞诗的一种,多描写戍边士兵的生活。岁岁但防虏,西征早晚休:每年只担心外族入侵,什么时候能结束征战呢?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敌人不来袭击,我们的将领却只能得到封赏。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楼:夕阳西下,远处的烽火已经黯淡无光;冷风中战马长啸,戍楼里吹起低沉的号角声。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在燕然山上刻下“大功”二字,男儿见到会羞愧得无地自容。

赏析:

这是一首咏边塞生活的诗,全诗写尽了戍卒的辛酸与无奈。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戍卒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们渴望安宁生活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岁岁但防虏”,直陈自己年年都要为外敌所困扰的困境,表现出作者对边疆战事的无奈和焦虑。次句“西征早晚休”,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何时能够停止的期待。然而,现实却总是让人失望,因为敌人的侵扰从未停止过。

接下来三句“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更是直接点出了战争的本质——为了个人的荣耀和功名而战。这种战争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士兵们承受了无尽的痛苦。

最后一句“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更是将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燕然山刻下“大功”二字,不仅是对外族人的胜利宣言,更是对自己民族尊严的捍卫。然而,对于许多戍边的士兵来说,这个胜利却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士兵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