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
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
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
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注释:
- 歌: 诗的一种体裁,这里指的是诗歌。
- 谁唱关西曲: 指有人唱起了关西地区的歌曲。关西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可能是指陕西一带。
- 寂寞夜景深: 表示夜晚十分寂静、黑暗,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 一声长在耳: 表示歌声长久地在耳边回响,强调其持久和强烈。
- 万恨重经心: 表达了因长时间听到这首歌曲而产生的深深怨恨和痛苦。
- 调古清风起: 描述了歌曲的旋律古老而清新,如同清风拂面。
- 曲终凉月沉: 描绘了歌曲结束后,月光开始变暗,天色变暗的情景。
- 却应筵上客: 表示即使在座的客人中可能有懂得欣赏这首歌的人,但不一定都是真正理解或喜欢这首歌的人。
译文:
谁在吟唱关西的歌曲,深夜显得如此孤寂。
那歌声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朵,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
歌曲的旋律悠扬古老如清风般清新,直到曲子结束月亮也渐渐沉下。
但就算宴会上的宾客中可能有人能理解这首歌,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夜晚、歌声、月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关西曲”这一特定音乐风格的描写,传达了对某个特定时刻、场景或情感的深刻记忆和感受。特别是最后一句“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更是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感——尽管可能有很多人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但诗人自己却无法完全被理解和接受。这种表达方式既真实又深刻,展现了诗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