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
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赏析诗意与意境
- 诗句原文
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
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 译文解析
- 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
- 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
-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 诗意解读
- 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此处指越王楼的防御结构。
- 朱槛:红色的栏杆,象征着华丽与尊贵。
- 散愁:通过登高望远缓解忧愁。
- 蝉声:夏日特有的蝉鸣声,象征着炎热与孤独。
- 山色:秋天的山色,代表着收获与宁静。
- 注释与关键词解释
- 雉堞:古代用于防御的建筑,通常位于城墙之上。
- 朱槛:红色栏杆,为建筑增添美观的同时起到防护作用。
- 散愁: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将心中的忧愁暂时抛开。
- 蝉声:夏天常见的昆虫鸣叫声,常常与炎热天气相关联。
- 山色:秋天的山水景色,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 赏析与讨论
此诗以登楼望远为背景,通过对雉堞、朱槛、蝉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炎热与秋天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自然景物,又有抽象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写与组合,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热烈又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 结语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歌在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观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欣赏和理解唐代诗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