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俱篸竹皮巾。
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
谬以道门子,徵为骖御臣。
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
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
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
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

【注释】

栖遁:隐居。子:对贾谊的尊称。烟霞邻:指隐于山林。松叶酒、竹皮巾:用松叶泡酒,用竹皮做成头巾。攀:攀登。岩洞:山中的洞穴。谬:错误。骖御臣:侍从驾车的大臣。丹液:炼成的丹药。紫阳宾:指道家人物。夭促:短暂。万涂:万般杂事。哀伤:悲伤。迹峻不容俗:行为高洁,不随世俗。才多反累真:才能太多反而累人。双泉:双泉水,即双井水,双井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还山:回山中隐居。主人:主人翁,作者自称。

【赏析】

贾谊《过太乙观》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联,前二联写与友人同游太乙观时的欢乐情景,后两联抒发了因友人升迁而自己被弃置一旁的悲愤心情。

首联两句“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意思是说从前我居住的时候,你与我同住于山林之中,一起畅饮松叶酒,一起戴竹皮帽。“栖遁”,即隐居,这里指隐居。“烟霞邻”,意即同住于山林之中,与自然为友。“子”是对朋友的称呼。“烟霞邻”,意即同住于山林之中,与自然为友。“共携松叶酒”,意即是与朋友一起举杯饮酒;“俱篸竹皮巾”,意即是与朋友一样戴着竹皮帽。

颔联两句“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意思是说我们攀爬树林,到处寻找山洞,采集山中药草,没有冬天和春天的限制。“攀林”,意即攀爬树林,寻访山洞。“遍岩洞”,“遍”是遍布的意思;“岩洞”,意即山洞。“采药”,意即采集药材。“无冬春”,意即没有限制。“采药无冬春”,意为采集药物,不受季节限制。“谬以道门子”,意即是错认为自己是一个追求道家之道的人;“徵为骖御臣”,意即是被征召去做驾驭马车的大臣。这两句是说自己误认为自己是一个追求道家之道的人,后来却被征召去做驾驭马车的大臣。

此联写与友人同游太乙观时的快乐情景。“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这两句是写自己的担忧。“丹液”,意即丹药,这里指炼成丹药。“紫阳宾”,意即道士。这两句意思是说常常担心丹药炼好之后,我会成为道士的宾客。“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十分艰难困苦,内心充满悲伤和痛苦,所有的忧愁都随之而来。“夭促”意即短命,这里指处境艰难困苦。“万涂”,意即各种事情。“哀伤”,意即忧伤悲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处境艰难困苦,内心充满忧伤和痛苦,所有的忧愁都随之而来。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十分艰难困苦,内心的忧伤和痛苦不断涌现。“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这两句是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迹峻”意即品行高洁,不被世俗所容。“才多”,意即才华横溢。“反累真”,意即反而拖累了真实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品行高洁不被世俗所容,但才华横溢反而拖累了真实的东西。这两句是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尾联两句“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意思是说面对双泉水泪流满面,回山中却无人接待。“泣对”,意为哭泣地面对着。“双泉水”,意即双泉之水,指双井水。“还山无主人”,意即回到山中却没有人接待自己。“无主人”,意即没有人接待自己。这两句是写诗人回到山中无人接待的凄苦之情。

此诗是诗人在太乙观与友人相会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和离别后的伤感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