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注释:
- 落日:夕阳西下,天边晚霞映照。
- 山水好:美丽的山水景色令人愉悦。
- 漾舟:荡起船桨,乘船而行。
- 探奇:探索新奇的事物或风景。
- 不觉:不知不觉间。
- 远:遥远。
- 缘源:沿水流寻找源头。
- 遥爱:远远地欣赏。
- 初疑:起初怀疑。
- 安知:怎能知道。
- 清流:清澈的溪流。
- 偶与:偶然与。
- 前山通:与前面的山脉相连通。
- 舍舟:放下船只。
- 理轻策:整理轻便的马具。
- 果然:果然如此,指真的感到舒适。
- 老僧:年纪较大的和尚。
- 四五人:四个和尚。
- 逍遥:自在悠闲地。
- 林未曙:树林还未亮起曙光。
- 夜禅:晚上打坐念经。
- 道心:修行的心。
- 世事:世间的事务。
- 问樵客:向砍柴的人询问。
- 暝宿:傍晚住宿。
- 长林:茂密的森林。
- 再寻:再次寻找。
- 明发:第二天早晨。
- 笑谢:笑着拒绝。
- 桃源人:桃源中的居民。
- 花红:桃花盛开时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人通过描写落日、山水等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