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描绘了百舌鸟的生活和特点。下面逐句解读并附上注释:

上兰门外草萋萋,    
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    
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    
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    
建章何必听鸣鸡。    

注释:

  • “上兰门外草萋萋”:指长安城西的曲江边上,春天时草木繁茂,绿草如茵。
  • “未央宫中花里栖”:指皇宫内花园中百舌鸟栖息的情景。
  • “亦有相随过御苑”:百舌鸟常与人们相伴而行,穿过御园。
  • “不知若个向金堤”:百舌鸟不知道飞往什么地方,它可能飞到了金堤。
  • “入春解作千般语”:随着春季的到来,百舌鸟开始模仿各种声音。
  • “拂曙能先百鸟啼”:百鸟在黎明时分才叫唤,而百舌鸟却在天刚破晓时就最先发出鸣声。
  • “万户千门应觉晓”:形容长安城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清晨的到来。
  • “建章何必听鸣鸡”:皇帝的宫殿(建章宫)也不需要听那报晓的鸡鸣。

赏析:
李颀的《听百舌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百舌鸟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旺盛和生物多样性的赞美。首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百舌鸟的出现增加了生机;接着描述了百舌鸟与人们的互动,表现了它们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最后通过百舌鸟的鸣叫时间之早,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整首诗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