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带三秦接,旗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冱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内容如下: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
襟带三秦接,旗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冱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注释:

  • 襟带三秦接:指唐朝的疆土辽阔,三秦地区与唐朝相接。
  • 旗常万乘过:皇帝的旗帜常常在万乘之上,表示皇帝的身份。
  • 阳原淑气早:阳原县的气候温暖宜人。
  • 阴谷冱寒多:阴谷地区的寒冷气候较多。
  • 花缛前茅仗:形容皇帝出行时,队伍整齐壮观。
  • 霜严后殿戈:形容军队的装备精良,准备充分。
  •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形容景色优美,如诗如画。
  •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形容北方的风俗文化与南方不同。
  •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形容听到皇帝的音乐演唱,人们纷纷响应,表现出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奉和唐玄宗的作品,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况。首句“襟带三秦接”,表达了唐朝疆域辽阔,三秦地区与唐朝相连的情景。次句“旗常万乘过”,则突出了皇帝的尊贵身份。接着,“阳原淑气早,阴谷冱寒多”两句,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队伍壮观和军队的准备情况。最后,“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两句,以优美的景色作为结尾,展现了大唐的繁荣景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帝出行的盛况,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