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溪破无乾地,浸著床头湿著书。
一个月来山水隔,不知茅屋若为居。

【注解】

  1. 雨中溪:指山间溪流,因下雨而涨满。
  2. 无乾地:没有干的地方,形容山间溪水涨得漫过地面。
  3. 浸著床头湿著书:床头被雨水浸湿了。
  4. 一个月来山水隔:这一个月来,山和水之间隔着。
  5. 不知茅屋若为居:不知道该怎么办。

【译文】
雨水中溪流涨满没过膝盖,浸泡着床头湿透了书本。
这一个月来山水相隔,不知道茅屋如何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雨中溪破无乾地”,用“破”字生动描绘出雨中溪流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能看到溪水从天而降,冲击着山石,溅起一片片水花。同时,“无乾地”三字又让人感受到溪水的汹涌澎湃之势,使人不禁联想到山间的险峻地形。
第二句“浸著床头湿著书”则将这种景象与读书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因为不能与东溪韦处士一起欣赏山水之美,只能独自在书桌前苦苦攻读,无法享受到那份宁静与快乐。
第三句“一个月来山水隔”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之感。这里,诗人用“山水隔”来形容这段时间内与东溪韦处士的联系已经变得非常稀薄,仿佛他们已经身处不同的世界。
最后一句“不知茅屋若为居”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担忧。这里的“茅屋”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若为居”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他不知道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度过余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