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黑行飞一两声,春寒啭小未分明。
若教更解诸馀语,应向宫花不惜情。

【注释】

和门下武相公:这是作者对友人的敬称,表示对他的尊敬和仰慕。春晓闻莺:春天的早晨,听到黄莺在叫唤。

侵黑行飞一两声:天已黑了,黄莺还飞来一两声鸣叫。

啭小未分明:黄莺的声音虽轻细,但还不清楚。

若教更解诸馀语:如果你能够懂得这些细微的声音,就能领会更多的内容。

应向宫花不惜情:应该向宫里的花朵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黄莺清脆悦耳的啼鸣,表现了它对春光的喜爱。诗人通过咏唱,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音韵和谐流畅,形象生动鲜明,意境清新幽远。

首句“侵黑行飞一两声”,写到了诗人在深夜听见了黄莺啼鸣。这两句是全诗的起笔。前一句写时间——深夜;后一句写动作——飞行。“侵黑”二字点出了时间的深夜。“行”字用得极好,说明黄莺在夜色中飞舞盘旋,声音时高时低,有节奏感、有音乐感。“一两声”表明不是很多,而是刚刚听到,这就突出了诗人听到黄莺啼鸣的惊喜心情。

第二句“春寒啭小未分明”,紧承上句。“春寒”说明是初夏时节,天气还很寒冷。“啭”是黄莺的叫声,这里指听到黄莺的叫声。“小”字写出了声音的微小。“未分明”是说黄莺的叫声虽然很小,但还没有听出是什么鸟叫唤出来的。这两句是诗人听到黄莺啼鸣后的感受和想象。“若教更解诸馀语”,意思是如果再会说话,一定会说出许多话来,这里指黄莺能说出许多事来。“诸馀语”是“其余的话”,“诸”通“余”。这句的意思是如果能说出更多的话来,就一定能够表达出更多的意思来。这两句是诗人从听觉上联想到黄莺的鸣叫,从而进一步想象到它的鸣叫可能包含着许多意思。

最后两句说:“应向宫花不惜情”,是说黄莺要向着宫中的花尽情地歌唱。这里“宫花”指皇宫中的花木,也可以说是皇家园林中的花木。这里的“宫花”与前面说的“春寒”、“小”、“未分明”等词语连在一起看,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深冬里,黄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飞过皇宫的庭院,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那小小的鸣叫虽还模糊不清,但却显得非常美妙动听。它仿佛在向宫里的花木倾诉自己的衷情,而那些宫里的花木也似乎在向它倾诉着它们的喜悦和欢迎。

这首诗的语言十分简练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词句,但读起来却很顺口。全诗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每一句都写得非常精当、准确,特别是后两句,更是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将诗人对黄莺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