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注释】

垄头:田间的土埂。道:道路。一来:指来往行人。颠:倒下。倒:指行船翻覆。

【赏析】

这首诗以“古谣”为题,描写田埂上水和天边霞的流动变幻、往来行人和行船的起浮颠仆。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生世态相互映衬,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受。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第一二句写田埂上水流的变化。“东”和“西”,表示方位;“垄头”即田埂上;“聚”“散”则形容水流的状态。

【译文】

田野里水从东到西流向田间的沟垅;空中霞光在天空中时隐时现。

【赏析】

此二句写田野里水向田间沟陇流动的情景,用“东”和“西”表明方位,“垄头”是水流出的地方,“聚”和“散”形容水流的状态。“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写出了水和霞流动变化的生动画面。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第三四句写来往行人以及池塘中麻草的倒伏情形。

【译文】

道路上来来往往有行人;池塘中麻草被颠倒在地。

【赏析】

此二句写路上行人来往不息,以及池塘中麻草倒伏的情形。“来来往往道上客”表现了行人来往不绝的繁忙景象,“一颠一倒池中麻”则形象地描绘出池塘中麻草倒伏的情状。这二句既写了人,也写了物,而且把人来比作“道上客”,物比作“池中麻”,都表现出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特点。

整首诗以“古谣”为题目,通过“一东一西垄头水”、“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三个画面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水流变化以及人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更迭变化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