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注释】
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乐府旧题。
秋灯:泛指秋天的灯光。向壁:对着墙壁,形容室内寂静。
洞房:深闺中的卧室。这里借指夫妻卧室。良人:对妻子的美称。
明光:明亮的月光。
天河:即银河。古代以天河为银河的别名。
悠悠:流动的样子。
南楼:指南方的一座高楼。北斗:指北斗星。这里借指北方的皇宫。两相当:相值,相会。
赏析:
《杂曲歌辞秋夜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景图,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渴望早日团聚的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这两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景图。诗人在秋夜中,点燃了一盏孤灯,将室内笼罩在一片温馨的氛围之中。此时,他想起了远方的爱人,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而他的爱人,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里,也正沐浴着明月的光辉,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想象着,那悠长的银河之水仿佛也在流淌着无尽的思念之情。而那南楼和北斗,则成为了他与爱人之间的象征。它们虽然相隔千里之遥,但却在夜空中相互辉映,象征着他们的爱情永不分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使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