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方得名为观自在。
【释义】
见到闻知觉知没有障碍;声音香味触法常在三昧。
如同鸟只在空中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能会通应处本无心,便名观自在。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无住”的禅理。所谓“见闻觉知”,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性表现。而这种主体性的表现,又常常表现为主观的执著,即执著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执著于自己的心灵感受等等。
“声香味触”,是佛教所说的色身五欲六尘中的四种基本感受:声(音)、香(味)、味(触)、眼(色)。这四种感受都是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表现。它们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常三昧”,是佛教所说的定境。它是指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若会应处本无心”,这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领会到“无住”的禅理,就能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
“方得名为观自在”,意思是说,只有真正理解了“无住”的禅理,才能真正地成为“观自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