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
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
【注释】
少壮彼何人:年少强壮的人是谁?
种花荒苑外:在宫外的荒园里种植花草。
不知力田苦:不知道农民耕作的辛苦。
却笑耕耘辈:反而嘲笑那些辛勤耕作的人们。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春天时将花儿卖给人们,来回经过了几代。
长安甲第多:长安城里的豪宅很多。
良金不惜费:用好的金子也不惜花费。
竞取园中最:争相选取最美的花草。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一朵花刚刚绽放,就引来了阵阵歌声。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自己说这是种花的地方,整天有车马来来往往。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每当农忙或官府征召时,他总是独自对着花发呆。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这样卖花人,长久以来被人们厌恶损害。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应该重视粮食而不是花卉,因为人们自然会过上安宁的生活。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卖花者的怨歌,以卖花者的口吻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卖花者是唐代宫廷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皇宫内外种花、养花、售花的专职人员。他们负责在皇宫内外种植花草,供皇帝赏玩;又专门负责在每年春天,从宫中将盛开的花朵拿到市场上去卖,换回金钱,作为生活费用。由于这个特殊的身份,卖花者常常受到人们的轻视甚至侮辱。诗中的卖花者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虽然种花了,但是没有人欣赏;他虽然没有劳动,但是仍然受到人们的责骂。这种强烈的社会矛盾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首诗通过卖花者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卖花者的处境与农夫官役等其他劳动者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不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