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注释】
云根禅客 :指隐居山林的僧人。
皆说旧无庐 :都传说他过去没有房子。
松日明金像 :松树的影子照在金色的佛像上。
山风向木鱼 :风吹动树木,发出声响,好像敲木鱼的声音。
依栖应不阻 :他们依靠山林生活,不会有困难。
名利本来疏 :名利本来是疏远的。
纵有人相问 :纵使有人来问他。
林间懒拆书 :懒得去拆开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与僧人交往而作,表现诗人对佛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首句“云根禅客居”,写自己隐居于山林中的寺院之中,过着清静的生活。“云根”即古时人们常说的“云台”、“云阁”,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或岩石,这里用来形容寺院高耸如云,隐于山林。“禅客”是佛家对出家修行的人的一种称呼。“居”在这里有“居住”的意思。
二句“皆说旧无庐”,写僧人过去没有房子住。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内涵。它反映了诗人在山林中过清净、寂寞的生活,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
三至五句“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是写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松日明金像”形象地描绘了寺庙里的佛像在松树的影子下显得更加神圣庄严。“山风向木鱼”,则生动地展现了寺庙里僧人敲击木鱼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些描写都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六至七句“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是写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清静、远离尘嚣的道路,就不应该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这里的“依栖”可以理解为依靠、依附;“名利本来疏”则表示名利本来就是疏远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名利看得很淡薄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纵”字在这里是一个让步连词,表示即使有人要问他。诗人在这里用一个反问句式,表达了他对外界的好奇和关注。然而,他又觉得没有必要去回应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选择了隐居的方式生活。所以,他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林间懒拆书”。这句话既表明了他的隐居状态,又透露出他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