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津罢惊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题潼关兰若】
潼津罢惊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注释:
- 潼津罢惊有招提:潼津(潼关)停止战争后,出现了寺庙和招提(佛教寺院)。
- 近百年无战马嘶:近一百年来,没有战争的声音,只有战马的嘶鸣声。
- 壮士不言三尺剑:强壮的战士们不需要用三尺长的剑来保护自己。
- 谋臣休道一丸泥:智谋的大臣们不要谈论像一丸泥土一样微不足道的东西。
- 昔时驰道洪波上:从前,奔流的黄河在道路上奔腾。
- 今日宸居紫气西:现在的皇帝的住处位于紫气(紫色云彩)的西边。
- 关吏不劳重借问:关吏(即关卡上的官员)不用费力去重新询问。
- 弃繻生拟入耶溪:放弃盔甲,准备像耶溪(地名)一样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题潼关》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描绘潼关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通过对潼关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