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注释: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峻山峰上的古老道观,诗人通过描写这座道观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以及道士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道教修行场景。

  2. “青冥向上玉霄峰”一句,以“青冥”指代天空,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直通天际。这里的“玉霄峰”可能指的是一座位于高山之上的道观或寺庙,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境界。

  3. “元始先生戴紫蓉”一句,元始先生是指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通常与道家修行紧密相关。这里用“紫蓉”来形容元始先生的服饰,暗示其地位尊崇和神圣。

  4. “晓案琼文光洞壑”一句,描述了道士在清晨时分处理事务的情景。“晓案”指早晨开始工作,“琼文”可能指的是书写的文字或经文,“光洞壑”则形容光线从山谷中透射出来,照亮了整个空间。这一句描绘了道士勤奋工作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5. “夜坛香气惹杉松”一句,描绘了道士在夜晚进行祭祀或祈祷时的场景。“夜坛”指夜晚的祭坛,“香气”则形容香烟缭绕,飘散在空气中。“杉松”可能是指周围的树木,这些树木因为道士的香火而更加茂盛,象征着道教对于自然界的尊重和爱护。

  6.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两句,表现了道士欢迎来访的仙人和驱除邪恶的力量。“闲迎仙客”指道士不忙的时候迎接前来拜访的仙人,“闲”字在这里表示闲暇自在。“为鹤”可能是指道士帮助仙鹤或其他仙禽栖息或修炼。“静噀灵符”则形容道士用法术驱邪避凶,“静”字强调了道士行动时的平和与专注。

  7.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一句,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之情。“子细”意为仔细,“扪心”可能是指反省或自省,“无偃骨”意味着心态端正,没有私心杂念。“欲随师去肯相容”表明了诗人想要跟随师父学道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师父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玉霄峰上一座古老道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道教修行场景。诗人通过对道观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以及道士生活的细致描绘,塑造了一个充满仙气和神秘气息的环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理念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